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不断开创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主办,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承办,共同推出“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大型实景考古全媒体直播《根脉》(第二季)”,全网播放量1.09亿。
《根脉》第二季聚焦内蒙古考古发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故事火起来,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月30日至10月21日,四集直播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行走在母亲河畔“河套人”的故乡,触摸七万年前的古人类文明;跟随西辽河流域远古先民的生活印记,感受日出红山,沐浴文明曙光;走近距今4000多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看城邦林立,叹祖先智慧;重走北魏融合之路,见证拓跋鲜卑融入中国民族共同体的伟大历程。
第一集
母亲河畔 曙光初见
本期节目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这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远古驿站,也是东亚地区人类演化的重要场所,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在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与史前动物“邂逅”。
在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感受创造出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绿色传奇。
在工具的演化中,感受文明的升级。早期人类文明的萌芽,正是源起于此。
《根脉》第二季| (一)母亲河畔 曙光初见移动端直播总观看量为2720.23万人次。
第二集
何以红山 文明之源
本期节目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沿着西辽河流域远古先民的生活印记,探寻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触摸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血脉之源,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之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见证文物实证,想象数千年前,生活在阴山山脉两边的人,是怎么翻山越岭,把自己掌握的种植、畜牧、手工业技术和对方分享。
《根脉》第二季| (二)何以红山 文明之源直播全网观看量为2656.3万人次。
第三集
古城方国 礼乐华夏
本期节目走进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4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二道井子遗址生活劳作,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大量发现了来自4000年前的两种小米,有一种是粟一种是黍。
也就是说4000年前的小米已经很成熟了,正是因为成熟的农业支撑了二道井子先民在这里存续了二三百年的时间,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源头之一就在这里。
《根脉》第二季| (三)古城方国 礼乐华夏直播全网观看量为2691.12万人次。
第四集
鲜卑祖源 和合共美
本期节目走进了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的盛乐古城遗址,重走鲜卑融和之路,并探寻这一路之上与拓跋鲜卑民族融合相关的古迹遗址和历史文物。
描绘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的历史画卷,呈现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演进历程,加深对中华文明向心力、凝聚力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的认知。
《根脉》第二季| (四)鲜卑祖源 和合共美直播全网观看量为2833.59万人次。
截至10月21日12时,《根脉》第二季直播及相关产品通过内蒙古卫视、奔腾融媒、新华网、人民网、央视频、环球时报、腾讯、新浪、爱奇艺、抖音等超50多家媒体播出,累计观看量1.08亿人次。
传播矩阵强大
《根脉》第二季的直播,以打造“北疆文化”为主题,全区文旅系统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官网平台同步直播,各中央媒体平台、文旅系统新媒体平台、盟市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各媒体平台以及各相关省市新媒体平台等超过240个平台参与直播。
文旅传播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平台以及全区各盟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传播。
矩阵传播
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奔腾融媒共同对接的央媒、省媒、商媒等其他平台:央视频、新华网、环球时报、未来网等央媒,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北京日报都视频、山东广电闪电新闻、山东新黄河、江西广电今视频、黑龙江广电极光新闻、广西广电广西视听、湖南广电湖南经视、贵州广电动静、贵州广电百姓关注、山西广电黄河plus、陕西广电起点新闻、陕西二三里资讯、福建东南网、宁夏广电黄河云视、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等省媒,新北疆、郑州日报正观新闻、沈阳广电云盛京、西安广电原点直播、太原广电锦绣太原、三湘都市报犇视频等高流量市媒,腾讯新闻、爱奇艺、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中媒汇、KK直播、粤广中视网、咪咕视频等头部商媒,超40家媒体超300个平台同步直播。